【理财案例】
李先生老家在三线城市,父母在老家,工作稳定,工薪家庭,老家有两套房,自己不需要补贴家用。目前单身,研究生学历,在一家外企工作,税前年工资收入差不多12万元,有五险一金和公司购买的一份商业保险,另外每年会有两万元左右奖金。工资每年会小幅上涨。目前有存款10万元,其中的20%放在余额宝中,50%购买了短期理财产品,其余放在定期存款中。各项支出情况:衣食住行40000元/年,考证及教育支出15000元左右/年,旅游预算5000-8000元/年。如果可以,想继续读博,是出国还是在国内读还没想好。出国学费生活费较高,不知能否实现?
交通银行青岛四方支行理财经理 张海涛
分析:
首先,从流动性偏好上看,李先生的10万元存款中一半都放在随时可变现的货币型基金和定期存款产品上,另一半也仅仅配置成短期理财产品,李先生应该是属于理财投资经验相对较低的年轻客户。其次,从资产配置上来看,李先生的资产仅局限于银行存款和短期理财,缺乏权益类和保障性产品,产品收益性也相对较低,应适当增加财富管理类产品的配置,并合理确定比例,尤其要增加权益类产品的配置。从收入上来看,李先生每月的收入总额为1万元左右,每年的总收入为12万元,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从支出上来看,李先生每月的生活开销不大,主要是衣食住行,考证教育,旅游等方面支出,每月需0.5万元左右。目前,国内读博一年补贴1.5万元左右,研究生项目经费0.5-1.5万元,学费每年1万元会返还,因此国内读博每年收入2-3万元;国外读博费用高,每年学费通常10-100万元不等。因此以目前李先生的存款状况不能实现国外读博,国内读博是比较好的选择。
建议:
资产配置的目的是在满足家庭日常开支需要,覆盖风险敞口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现金流特点、阶段性目标等,将资金按比例配置到稳健收益类及风险收益类资产中,兼顾客户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为客户谋求其风险承受能力下的最大收益,实现客户的规划目标。
调整产品结构
优化现金资产管理
李先生如果选择国内读博,日常开销必然会有所减少,原有的现金类资产大可不必放在货币型基金中。在保证这笔钱在需要时方便支取的情况下,建议可以放在活期理财中,目前活期理财的年化收益率在3%左右,风险较低,但收益却高于货币型基金,赎回后一般当天或下一工作日即可到账。而原有的短期理财可转换为一年期以内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优选低波动固收资产筑底,兼顾收益性和灵活性。
增加权益类资产
丰富个人资产配置
为了个人资产的稳定增值,建议把部分资金重新规划,以主动权益类产品为基础,增加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对于没有太多投资经验的李先生而言,可以酌情将部分结余资金投资于权益类资产中,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建议李先生携手专业机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中长期投资中把握机会。李先生的收入稳定,且每年都会有小幅上涨,特别适合做基金定投。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过程中,谨记做时间的朋友,不要拿之前的短期固定收益产品投资习惯看待权益投资,学会拿时间换空间。
配置保险类产品
获取稳定现金流
一般来说,将家庭3~6个月的月支出作为紧急备用金,足以应对家庭的意外支出。李先生现有的10万元存款中,已经为个人紧急支出做了充足准备,同时有五险一金和公司购买的一份商业保险。但是对于以后继续读博来说,缺乏稳定的现金流,尤其是独自在外打拼的李先生而言。因此应适度增加保费投入,通过前期投入,为今后获得稳定现金流做好准备。建议可以每年拿出1-2万元为自己作保险配置,首选投保年金险。
资产配置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绝对不存在最佳标准,李先生也需要根据自身今后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做出合理的资产配置计划,不能因循守旧,从而影响及时合理的调整资产配置比例,偏离财富保值增值的目标。
中国银行青岛高科园支行辖属辽阳东路支行 胡朝霞
分析:
李先生目前处于财富积累期,通过自己努力工作赚取了第一桶金,目前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首先从李先生每年增量收支方面考量,李先生每年有稳定收入约14万元,固定支出约6万元,年结余约8万元;从其目前存量资金配置的预期收益来看,仅有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定期存款等现金类产品,预估其目前总收益回报率不高于3.5%。出国读博可以选取有奖学金类的项目,以澳洲为例,三年读博时间至少需要生活费30万元人民币,继续如此配置短期难以积攒足够资金覆盖其出国读博的费用支出,可选择银行的留学贷款服务,用未来的财富打造未来的幸福。
建议:
配齐保障
规避未知风险
李先生所在外企为其购买的商业保险,如果其选择离职去读博,现在所在的公司将停止为其购买。首先建议其购买一份能为其保障终身的重疾险,杠杆投资,保额是个人收入的两到三倍即可,30万保额为例,每年保费支出约需要6000元;其次是增配一份百万医疗险,低保费高保额,将医疗费支出风险降到最低,每年保费支出约300元;在保险方面,还需配置一份意外险,以解决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意外问题,每年支出保费约100元。每年保险的总支出为6400元。
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
增厚整体收益
每月工资收入除基金定投外的部分,剩余资金买入银行代销的现金类理财产品,5万元以内可快速赎回,及时到账,作为平时消费支出的部分配置,满足其资金流动性需求的同时收益颇丰,此类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均是活期存款利率的十倍以上;因资管新规落地,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建议将其持有的5万短期理财产品,转换为能够根据其风险偏好和投资时间个性化定制的中银慧投,中银慧投根据风险从低到高共有15个产品可供选择,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升产品收益率。同时,在余额宝内的2万资金可以逢低分批买入股票基金,定期存款作为保本升值的资产继续配置。
基金定投
获取复利效应
李先生每月收入除正常支出外,剩余部分的50%以月定投方式增加基金配置。每月定额买入基金,既能降低指数波动的风险,摊平基金买入价格成本,又能积少成多,强制储蓄,可通过配置两支不同类型的基金再次降低整体风险。
巧用留学贷款产品
提高人生效率
李先生目前处于人生黄金时期,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建议选择在自己所学专业最发达的国家进行继续学习,未来使自己更具价值。在出国学习的费用方面,中国银行针对出国留学生提供出国留学贷款服务,三年贷款利率较低,手续便捷。李先生父母工作稳定,可作为其共同还款人,提前助力李先生开启出国读博镀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