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丽
开放是青岛的城市基因和独特优势。一直以来,青岛以大海般的开放胸怀和较高的城市美誉度,成为重要的时尚城市。工业产品时尚设计作为城市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时尚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岛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设计应用广泛。多年来,青岛工业产品时尚设计在纺织服装、家电、家具制造业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南北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目前青岛工业产业时尚设计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高端人才匮乏,如时尚高端人才短缺、工业设计人才匮乏以及知名时尚设计大师、时尚企业管理者、时尚引领者较缺乏等;二是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率低。据统计,2019年青岛企业申请的专利80%以上分布在家电电子企业,纺织服装和家具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滞后。目前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有研究成果但无法转化,企业有需求却找不到匹配的科研成果;三是工业产品时尚设计人才短缺。当前,青岛共有9所高校开设工业设计专业,如中国石油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已获认定的工业设计中心69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7家、市级48家。但从目前看,这些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青岛企业的需求。加快发展工业产品时尚设计,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大力发展大规模私人定制时尚设计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渗透发展,消费者需求更个性化和多样化,线上线下的一站式服务的定制设计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由传统的大规模制造向私人定制设计发展。由青岛红领(酷特智能)集团为首带动全市企业推广大规模私人定制时尚设计,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实现大规模定制设计,实现“一人一版,一人一款,一人一工艺”的设计生产模式。
二是革新传统设计思维形成大数据设计思维,形成企业自己的时尚产品信息数据库。企业收集汇总顾客定制数据信息,形成企业内部的数据库。包含时尚款式设计数据库、版型数据库、工艺数据库等,如红领(酷特智能)企业收集汇总顾客定制数据信息,形成企业内部的数据库,其企业数据平台汇集200多万个服装版型数据,可完成款式组合达100多万亿种。
三是企业建设自己的大规模定制平台,根据消费者订单信息,自动匹配后台产品设计信息、配料信息和生产信息,大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该平台应当是一个集顾客订单、设计方案、拆单、生产、物流于一体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前台的订单数据产生后可以立即转到大规模定制平台,在该平台完成自动生成设计方案、自动化拆单,自动生产加工,实现规模化生产下的个性化定制。
二、建设“政府-骨干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产业基地”联合工业产品时尚设计中心
一是聚集青岛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机制。通过产品时尚设计中心加强整合内部资源为基础,打通企业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通道,完善产业链条全面发展。
二是依托驻青高校,联合即发、红领等企业组建纺织服装产品时尚设计中心,借助国际时装周、青岛服装产业创新基地和服装产业创业孵化基地,重点围绕时尚原创设计、时尚设计趋势和借助大数据技术建设先进的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服务平台,打造服装时尚创意中心,发挥群体优势和品牌优势,拉动全市服装产业水平。
三是联合海尔、海信、青岛一木、优菲汉唐木业等骨干企业,组建家居生活产品时尚设计中心。重点研究当下家居发展趋势,以科技时尚、智能感知、物联网技术为设计方向,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设实时互联可视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产品时尚设计、产品品质及企业运行的全面提升。
三、强化“政府-企业-高校”协作,促进工业产品时尚设计的发展
一是政府搭建平台并给给予政策扶持,如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举办工业产品时尚设计展览,定期邀请国际知名时尚设计大师来青讲学交流。
二是高校革新教学模式,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邀请国际知名时尚设计大师来校兼职任教。
三是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有计划招生和开展工业产品时尚设计相关课程,培育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的工业产品时尚设计人才。企业加大工业产品时尚设计的人力和研发投入,同时与高校和政府积极合作开展工业产品时尚设计新品研发和新品宣传推广。
四、整合时尚人才信息库,打造国际时尚人才高地
一是根据青岛企业特点,统筹安排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时尚产业领军人物、知名时尚创意大师的引进。
二是高度重视工业产品时尚设计人才教育,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驻青高校,主动对接伦敦艺术大学、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等世界知名时尚设计院校,同时积极与国内外高端工业产品时尚设计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有计划地开设工业产品时尚设计相关课程。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本文系2019年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编号qdskl19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