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双薪、年终奖、红包全面来袭,但是购买年货、过节红包等各种开支也随之而来。如何做好年前的最后一笔投资,为过年做好准备呢?
邮储银行市南支行营业部理财经理 苏高杨
事例: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很多单位开始陆续给员工发放年终奖,这个“大红包”虽然可以带来不少惊喜,但如果没计划好,很容易被即将到来的春节一洗而空。那么,年终奖发到手应该如何分配呢?
余小姐今年27岁,是某中学老师,平时每个月工资7000元,按照惯例,每年学校都会给老师发放13个月的工资,也就是说,余小姐的年终奖相当于她一个月的工资7000元。对于余小姐来说,她不想头脑一热将这笔奖金全部消费掉,找个合适的渠道投资、积少成多是余小姐最大的心愿。
分析:
根据余小姐的年龄阶段及年终奖金额,我们推荐其考虑做基金定投。基金定投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期投资某一只或者几只基金的投资策略。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通过投资时间和投资标的的有效分散,基金定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投资标的的净值波动,长期来看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率。相对于一次性投资,基金定投有其几个显著的特点,概括如下:
一是操作简单,一次性办理完基金定投业务后,代扣机构在指定的投资期限内按约自动扣款,投资者只要判断好大势,选择好基金并根据自身理财目标和财务状况确定了投资期限和定投金额后,便可享受这种自动化投资带来的“一劳永逸”式的好处;二是可享受复利,投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而定投的价值就源于复利,复利发挥威力则需要时间,如果一个投资者非常有幸投资了—个有着像彼得·林奇一样优秀管理者的投资基金(每年获得约29%的投资收益),只要坚持长期投资,就可以享受复利的魔力;三是分散风险、摊平投资成本,正如没有人能够预测股市,单笔投资是要冒巨大的选时风险的,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套在高岗上”,定期拿出一笔钱来做基金定投,通过随机选时摊平风险,让资产绽放时间的玫瑰。
同时,在定投的过程中基金单位净值相对较高时,基民买到的基金份额相应较少;当市场下跌,基金单位净值降低时,同样资金能买到的基金份额相应增加,也就是说,基民每期买到的基金份额并不相同,这样也就体现了定投能够摊平投资成本的作用。
建议:
2月经济活动预计会较多的受到疫情、春节假期以及“就地过年”政策综合影响,工业可能受益于“就地过年”政策,生产效率更高。综合来看,我们认为近期市场调整更多的是在前期市场过热之后,流动性收紧预期触发的价格向价值中枢回归的过程,而非趋势性拐点。当前经济复苏预期仍然较为明确,权益资产仍有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全年政策逐渐收紧背景下,放慢节奏、适度盘整或将成为市场主要特征,投资者应降低对全年权益市场表现的预期;关注周期、消费、科技等结构性机会。港股方面,考虑到ah溢价率较高、企业盈利改善以及国际流动性较充裕等因素,港股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建议关注优质互联网、科技龙头以及ah两地上市港股折价较高、估值偏低且基本面稳健的港股。
对于余小姐来说,将年终奖配置基金定投可谓是不错的选择。面对不确定的后市,长期坚持定投可以降低不确定性,为余小姐带来良好的收益。那么 如何进行基金定投呢?可以选择邮储银行“u定投”,邮储银行的“u定投” 里面的基金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绩优基金公司旗下优质产品,可以做到自动止盈和自动续投。它与其他普通定投的区别在于投资者可以提前设置目标收益,一旦达到目标收益会自动触发赎回,止盈赎回后在下一扣款日自动开启新一轮定投,让投资者的收益自动落袋为安。
投资这件事,如果觉得缺少幸福感,一定是因为打开方式不对。基金定投的魔力,就在于通过长长久久的坚持,收获点点滴滴的幸福。
华夏银行青岛黄岛支行理财经理 宋捷
事例:
李先生(33岁)和李太太(30岁)两人都是上班族,儿子小李今年5岁,家庭生活温馨幸福。李先生婚前由父母全款购买一套两居室,一辆代步车。目前李先生家庭年收入大概在30万元,除去消费和日常开支,年结余20万元左右。除此之外,夫妻两人的年终奖合计6万元。由于李先生不了解投资理财,所以有钱基本都存银行,现有活期理财15万元,定期存款25万元。春节将至,李先生咨询有哪些更好的投资方式可以实现家庭资产优化配置?
分析:
李先生家庭收入相对稳定,没有负债,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家庭年收入30万元,年终奖金6万元,除去日常消费和开支,年度结余资金26万元左右。目前家庭资产全部配置为活期理财加定期存款,在日常生活方面能够得到满足,但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资金的收益,应适当增加投资比例,提高收益。其次,儿子的教育金要专款专用,未来改善住房的计划也应尽早规划。最后,李先生家庭目前保险配置比例严重不足,除了基本的社保之外,没有其他的商业保险,像他这样的三口之家,收入来源基本为工资性收入,上有老下有小,若是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发生不可预料的事件,那么家庭很可能就会陷入经济危机,所以需要尽早做好准备。
建议:
首先需要分析家庭应保留多少流动性资产。李先生家庭年支出10万元,平均月支出就是8334元,一般家庭的流动性资产建议保留3-6个月支出即可,按照6个月测算为5万元左右。银行活期或半年左右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是配置首选。现在可关注节日专属理财产品,大部分银行在春节前夕都会发售“春节特供”理财产品回馈客户。从业绩基准来看,节日期间的专属产品比常规产品业绩基准高。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能在节日期间抢购到这样一款专属产品,确实非常划算。
提高资金投资效率,增加投资收益。李先生家的资金状况呈稳步增长状态,但增长点主要是储蓄,并且投资渠道也比较单一,主要是定期存款和活期理财。建议李先生配置权益类基金,重点关注长期价值投资,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市场或将采用区间震荡的方式来消化不利,可以每月定投1万元的方式分散入场,弱化风险。同时资产底层配置银行大额存单和“固收 ”策略产品,固收打底、权益增强。
增加意外和重疾保障。建议李先生夫妇配置重疾险 百万医疗,每年保费2万元左右,缴费20年。小金额撬动高杠杆,转移风险,增加保障。针对近期重疾险新规的实施,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产品不如旧产品”“新产品会涨价”等声音,许多消费者开始盲目跟风。在此特别提醒大家,一张重疾险保单往往缴费二三十年,更应谨慎对待,并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判断。在选择购买时,首先要对自己的保障需求有清醒的认识,并且仔细阅读合同,重点关注保险条款,切勿盲目跟风。另外,如实做好健康告知。
规划教育金,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建议李先生配置年金险,每年投入5万元,缴费10年。即可强制储蓄,在利率下行的情况下锁定长期收益,又通过复利增值效应,实现资产的持续增长。
资产配置是个长期的过程,保持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理性的投资心态也有助于达成决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