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叫停“家长批改作业”并非解除家长教育责任
□丁慎毅
近日,多个省市明确发布家长批改作业禁令,叫停一些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行为。针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10日表示,将从健全作业布置的机制、提升作业的质量、加强日常监管等三个方面落实好作业的管理工作。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消息一上网,广大家长拍手称快:“终于!!!”“救人于水火,谢谢了您呐。”“希望能落到实处”……
不过,俞伟跃也说了,“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这个提醒可谓及时。
家长不再批改作业,关键是划清家校责任边界。在教育界有句名言:“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但是往往被误读。“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主要是指家长对孩子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发展性因素的积极推动作用。家长不批改作业,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要让孩子养成做作业的良好习惯。比如,孩子抄袭作业,孩子边玩边做作业,这些家长还得管。家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作业、学习环境,督促孩子按时按量完成作业,这是监护人的责任。
家长不再批改作业,还要帮着老师呼吁减负。老师之所以要布置大量作业甚至让家长修改,一方面是少数老师懒,但更多的方面是被逼的。一是教育领域各种繁琐苛刻的考评制度让老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二是仍然有些学校担负着政府各部门压下来的各种非教育负担,这些负担都摊派到老师身上,老师实在忙不过来。
教育部要求各地今年年底前,要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以切实保障能减轻老师的负担,让老师们安心教书。去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文,要求坚决克服“唯升学”“唯分数”倾向,不得以中高考成绩或者升学率来片面地评价学校、评价校长、评价老师。要把考试升学建立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把素质教育的功夫做足、做实、取得成效。各地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家长不再批改作业,学校还要尊重老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的自主权。就布置作业来说,就像俞伟跃所说,鼓励各地系统化设计一整套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科特点的基础性作业。学校要发挥各级部组的团队智慧,由级部老师合作,把作业布置得精准高效。
就作业批改来说,作业的“全批全改”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育形势,教师批改得很辛苦不说,这种被动模式对学生真正起到的作用也并不一定最好。哪些作业需要随堂批改,哪些需要教师面批,哪些可以先让学生互改后老师再改,学校应该给老师批改作业的自主权。
总之,教育部定调后,家长不可万事大吉,教师们也不必觉得压力太大,真正需要有压力的是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希望教育部门变压力为动力,让学生家长和教师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李婧菲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报网立场。
关于pg电子赏金女王模拟器试玩 | | 法律顾问 | pg麻将胡了模拟器的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pg电子赏金女王模拟器试玩 copyright@2014-2020 dailyq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g麻将胡了模拟器的版权所有 青岛日报/青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