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2-82863300
8:30,急救铃声响起,青岛市急救中心济阳路分站急救车司机戚保慧,一如往常地迅捷进入驾驶位。随着医护人员落座,戚保慧拉响警报,疾驰前往黄台路少年宫附近急救病人。
从起身到出车,戚保慧用时仅10秒,这只是急救路上的序曲。25年前,他第一次坐上急救车驾驶位,凭借过硬的素质成为路上最能“抢”的司机,“有时候情况紧急,快一分钟就多一分希望。”他说。
2018年10月份,在小港码头,一渔民在海上作业时手部意外被钢缆切伤。他和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出车,接到病人之后,火速赶往海军第971医院。据同事事后回忆,救助全程不到20分钟,最大限度为病人争取了黄金救治时间。
今年56岁的戚保慧早已习惯“抢”的工作节奏,尤其冬天值夜班,晚上能出诊十几次。
刚迷糊一会,一阵急救铃声响起,他就会本能地从床上猛坐起来,同事们亲切地称之为“仰卧起坐”式睡眠。
2014年除夕,他和医护人员在站里一起过春节,“那天接了近10个急救单,一直忙活到下半夜,站里给我们准备了饺子。”他说,大年夜,他和同事的新年饺子热了两次才吃完。25年里,戚保慧有十几个年头除夕夜都坚守在抢救一线。
急救车司机不同于一般驾驶员。在急救路上,戚保慧时常超速行驶,加速、超车、变道、刹车密集切换,眼、手、脚都要密切配合,“变道、超车的前提是一定要‘稳’,保证人员车辆安全。”他说。
行车过程中,频繁密集的操作使人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作为有20多年驾龄的急救车老司机,他和同事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现在,空闲时间他经常登山锻炼身体,以保证身体能胜任这份工作。
抢救没有时间预设,也没有地点前置。急救铃声就是戚保慧出发的号角。“抢救病人就是抢时间,能将病人快速、安全、平稳地送到医院得到及时救治,苦点、累点,也值了。”戚保慧告诉青报君。